项目组扎根西北数十载,针对制约自身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整合资源,抢抓机遇,主动对接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学习高水平办学经验,借助优质教学资源,经过三个阶段专业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新方法。
第一阶段:主动学习找差距,弥补短板搞建设(1999-2003年)
针对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和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项目组自1999年以来,数十次组织教师前往东部高校学习,建立常年交流学习机制。利用土木工程专业5年一次评估的机会,向同济大学沈祖炎院士、李国强教授、清华大学江见鲸教授、东南大学蒋永生教授、邱洪兴教授、湖南大学沈蒲生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三庆教授、顾强教授、牛荻涛教授、白国良教授、长安大学刘伯全教授、王毅红教授和西北建筑设计院徐永基总工等请教。通过主动学习,弥补短板,潜心建设,实现了第一阶段建设目标。
(1)增设交通土建方向,探索大土木人才培养模式
1999年土木工程专业仅有建筑工程方向,为了满足西部地区工程建设需求,2000年增设交通土建方向,并增加西部防灾减灾有关的知识模块,使土木工程培养模式向大土木和西部特色方向完善。
(2)培养引进弥补教师短缺,各种途径提水平
1999年土木工程专业仅有专任教师24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1名博士,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项目组采用引培并举办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2001年从在校本科生中选拔5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去长安大学联合培养师资,选派10名在职教师到同济大学等攻读学位及进修,引进博士3人,在职培养博士3人,补充硕士及以上教师15人。2003年底专任教师增加到5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7名博士,初步形成了满足教学要求、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3)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弥补教学资源短板
2000年与重庆大学出版社合作,朱彦鹏教授作为编委会主任组织西部十二省区50余所高校150余人编写了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37本,其中我校主编6本、副主编2本,融入了我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教学成果,填补了西部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的空白,实现了我校自编特色教材零的突破。
重点建设核心课程,结合自编教材,融入特色内容,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课程影像资源,建成2门课程网站。
申请专项资金弥补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短板,实验室增加面积2500m2,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完全解决了本科生所有实验开出的问题,并探索开出本科生科研性和创新性实验,建成了结构静力加载系统等科研实验平台,稳定了高学历教师队伍。
以上工作得到国内评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我校土木工程专业1999年在住建部专业评估中获得有条件通过,2001年复查通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获得2001年度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二阶段:消化吸收再提高,更新理念创特色(2004-2012年)
吸收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经验,考虑西部环境条件恶劣,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频发、西北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威胁工程安全等问题,在专业培养模式上考虑西部特殊条件工程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师队伍建设考虑能解决国家和西部地方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配合西部特色专业培养要求建设系列课程资源。此阶段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上升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8年的努力,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西部特色急需人才
2008年开始增加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融入课程思政、西部特色科研成果和重大工程案例,增设防灾减灾、西部特殊土等特色模块课程5门,整合课程7门,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开设实践性创新课程4门,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国家和西部地方工程建设对西部特殊地质条件、自然灾害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2)引培并举,建设量足质优的教师队伍
陆续引进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隧、地下工程以及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相关专业方向博士学位师资20余人,陆续派出20多位教师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10多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教师人数达到70多人,使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0%,专业师资博士化率在我校最高,基本解决了师资队伍上水平问题。朱彦鹏教授负责的“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3)全方位多渠道建设教学资源
教材建设实现了质的提升,其中《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成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特种结构》(第四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成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支挡结构设计》《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指南》等特色教材28本,这些教材在国内高校广泛使用,获得好评。
课程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钢结构设计原理”等6门课程成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借助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争取到300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稳定了人才队伍,大大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
2010年“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实践”获得2012年度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三阶段:东西联合建队伍,提质增效上水平(2013-2017)
从2013年开始,专业建设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培养模式增加了特色模块课程,师资队伍水平快速提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实验室建设迈出了更大步伐。
(1)形成了基于三个面向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提出面向未来,面向新经济,面向行业,适应西部地方工程建设需求的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思政、西部特色科研成果和重大工程案例,增设防灾减灾、湿陷性黄土、智能建造等特色模块课程5门,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协作,聘请54名企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开设创新课程8门,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西部情怀,毕业生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解决西部恶劣环境下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问题的能力。
(2)形成了价值引领、激励先导、引培并举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品德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诚心打动人,加强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师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党建样板支部。
完善激励机制,增设岗位津贴高于教授的专业特设岗,打破职称限制上岗,专业负责人直接享受校级责任教授待遇,调整考核体系中教学奖励占比,占年终总奖励的65%以上,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工作,促进专业建设。
充分利用东西部对口支援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有利政策,从东南大学引进长江学者张云升教授,国家公派天津大学陈志华教授挂职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负责我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聘请同济大学周颖教授为飞天学者讲座教授。实施“662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输送韩建平等21名在职教师到同济大学等学校攻读博士学位,派出殷占忠教授等36人在东南大学等学校访学及挂职和访学。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董建华教授成为省拔尖领军人才,韩建平教授成为甘肃省飞天学者,程选生教授成为领军人才第二层次,周凤玺教授和叶帅华教授成为青年飞天学者。建成了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1个国家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图2 “662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3)形成了校本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建成和共享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教材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最新出版的教材《土木工程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支挡结构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融入课程思政和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等内容。对教材工作的出色贡献,2021年朱彦鹏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教材工作先进个人。
突出名师引领,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坊”,提供专项经费和独立办公场所,打造示范引领的课程教学资源群。创新教学模式,以结构设计系列课程建设为示范,带动专业课程开展项目式、混合式和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建成示范性课程15门;主抓了一批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团队,建成了3省级教学团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成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等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等5门课程上线教育部智慧课程平台,依托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开设创新课程12门,实现学生科研创新训练4年不断线,人员全覆盖。
专业建设成效明显,“西部地区地方院校建设高水平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获2016年度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土木工程学院获得了全国先进集体,2019朱彦鹏教授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2022年朱彦鹏教授被评为特支计划全国教学名师。